农业生产的特点有哪些? 农业生产的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

日期:2023-05-29 00:55:08 人气:10

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科技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谈蚂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

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农业问题的主要焦点就是庞大的并且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食物供给安全问题。国家的农业政策和相关的项目都围绕着这一焦点。中国目前的总人口为12亿,预计在2030年达到人口顶峰以前还将增长25%。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充足的食物供给将继续成为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优先领域,并在计划中到得反应。 中国农业是一个变化的、复杂的产业。宏观的数据——1亿公顷耕地、4亿公顷草地、4亿头生猪——掩盖了很多事实。耕地,从热带一年三熟的集约经营的稻田到温带干旱气候下、受生长季短和降雨少而多变的条件限制的旱地都有。大约75%的草地被认为可以用于持续畜牧业生产,但大部分的载畜量很低。很多草地都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农产品加工设备或市场基础设施不足。与其广阔的面积相反,这些草地目前提供的产品仅占全国肉类供给量的一小部分。中国是世界养猪业的先锋,目前有大约每年生产4亿头生猪。大部分(大约80%)是家庭式生产的,喂养家庭日常剩余和农作物残留秸秆。然而,商业化的集约养猪单位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扩大。 主要的单季作物有(依据播种面积)大米、小麦、玉米和棉花。蔬菜和水果生产随着收入和追求营养平衡与食物多样性导致的消费需求的提高而逐年增长。肉类和牲畜生产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增产的食物还用作家畜饲料。大量稻田转变为鱼塘,从而水产业也在快速增长。各种农产品的区域化集中生产反映了国家的气候和地理特点。由于出现了对食物安全的关注,绿色和有机食品的需求也在增长。 近年来中国在农业生产力和食物产量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在大量文献得以反映。在食物生产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充足的自给。分析家们将这一发展成就归功于:家庭生产责任制和新的食物生产技术。但是,中国目前所获得的食物安全是建立在高昂的环境代价基础上的。由于资源基础的退化,农民的收入目前难以提高。环境问题,包括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湿地开垦、灌溉土地的盐渍化、农业水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有机质和化肥流失、秸秆焚烧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然而,广泛应用可利用的技术、新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相关的其他变化能够使中国养活其不断增长的人口,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中国农业政策主要针对于国家和区域的食物安全。国际贸易控制、内部贸易限制、投入要素的间接补贴、生产指标、研发投资和粮食储备的巨额财政支出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些政策导致了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目前的许多政策和实践因其在水土资源基础保护方面具有相反的作用,已经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障碍。经济的和环境的目标经常是相互冲突的,因此,需要执行促进经济和环境目标相统一的政策和实践,而技术变化本身不可能产生中国的持续农业。 城市化和工业化正快速地发展,然而中国的人口仍以农村和农业人口为主。农产品的销售给农民带来的收入正越来越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有助于消化在非农经济领域的巨额投资,特别是东部省区。绝对的农村人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指标,并将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而继续变化。 全球化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已经是个大数字,并正在扩大,这部分的贸易主要是由合资企业投资,与东南亚国家之间进行的。入世已成事实,并将“游戏规则”引入到中国,包括进出口控制和产品标准——特别是关于农药残留水平的标准。入世将增加农场合并和食物生产领域结构调整的压力,但也会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机会。 在这个全球知识和技术经济体系中,中国的成功和竞争力将取决于有技术的农业工人和熟练的技术顾问。虽然中国农民有着很好的生产技能,但他们在市场和金融管理领域的技能显然不足。此外,正规教育水平也低于许多竞争国家。 新技术和改善农业环境的政策将是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保护与恢复环境的主要决定因素。然而,农业研发投资比竞争国——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低。而且,促进持续发展的政策的实行一直是试探性的。 近一时期和未来中国农业将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1、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日益增强。 2、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3、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 4、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一体化经营的步伐加快,混合经济的 趋势显现。 5、科技进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6、农业发展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存,积极推进农业化经营。 7、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向根据市场 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转变。

最新更新